官方商城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攻略”:A股磷酸铁锂厂商扛大旗 国产电芯接连斩获大单

发布日期:2024-06-09 18:15:34作者: m6米乐平台网址

  新的经济增长极,不仅能拉动投资、促进就业,还符合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发展之路企业在海外高歌猛进,成为行业的一抹亮色。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全球储能赛道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眼下,储能堪称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在国内热火朝天,在国外也有了明显提速的迹象。2023年8月,就有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瑞浦兰钧、鹏辉能源、阳光电源五家储能企业拿下海外订单,创年内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企业出海还在于海外需求大。由于种种缘由,中国的大电网打法,在海外并非主流,在不发达地区、岛国地区等微电网才是标配,因而储能可谓刚需。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地区,储能也大有用武之地。譬如,欧洲屡次出现负电价,2023年以来荷兰、挪威、芬兰、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均出现过电价为负数的情况。

  再譬如,东南亚多个地区因为高温天气出现了停电或限电,影响了工业园区的正常运行,涉及多家跨国企业。究其原因,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激增,令电力供应结构出现灵活度欠佳。如若有了储能则不一样,通过调峰与调频确保电力稳定。不难看出,海外的储能市场广阔。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美国、欧洲目前是全球前三大储能市场。据欧洲储能协会测算,至2030年需部署200GW左右的储能,即每年新增14GW;至2050年需部署600GW储能,即2030年后每年新增20GW。海外市场方面,分析的人说,欧美市场由于电力市场化程度高,盈利能力较好,慢慢的变成了中国头部储能产业链企业的重要业务布局方向。

  以美国为例,预计2023-2025年,美国储能市场装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8.5%。且在最新的IRA法案加持下,美国地区独立储能首次能获取6%-8%的补贴,这其中若满足本土要求,补贴可增至8%。业内的人表示,盈利性方面,美国电网市场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成熟、利润高、客户粘性高。此外,硅价下降将刺激光伏装机项目,同步提高对配储的需求;成本下降,系统集成总体成本下降,刺激用户购买。另外,美国独立储能电站可以参与峰谷套利,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场景中的“光储一体”场景下配储能帮助光伏实现能源的时间转移,在价高时卖出,以获得更高收入。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2023年美国光伏装机重新恢复增长及ITC补贴力度的加大,预计美国储能需求将恢复翻倍以上的增速。对此,不少储能企业纷纷加速“出海”,以全面进军海外市场为主要目标。据财联社不完全整理,在海外有布局储能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主要为、天合光能、科华数据、上能电气、、亿纬锂能、欣旺达、科陆电子、固德威、盛弘股份、东方日升、派能科技、科士达等,详细情况如下:

  当前,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往海外储能集成商偏向日韩企业的三元电池。对此,分析的人说,目前海外储能项目参与电网等交易,适配需要存在竞争力的价格。而随着磷酸铁锂的超高的性价比、高安全和长循环等优势逐渐被认可,全球主要储能系统公司开始倾向与全球磷酸铁锂头部企业合作。

  此背景下,中国一枝独秀,成为全世界储能赛道当之无愧的“王者”,掌握了行业无可争议的话语权。据SNE Research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比亚迪、锁定全球储能电池市场的前三把交椅,而瑞浦兰钧、、国轩高科的储能电池销量均超过5GWh。具体来看,美系储能集成商最重要的包含特斯拉、Powin Energy、Fluence Energy等。其中,大储产品Megapack主要为供应电芯,Powin已与瑞浦兰钧、、海辰储能、远景动力等签署订单;Fluence也与远景动力、等企业达成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储能电芯厂商开始慢慢地向海外开拓。分析的人说,还在于一种原因是国内大储项目“增收不增利”,而海外大储产品单价高、市场成熟,部分海外市场叠加政策补贴,给到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更高。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对电池的认证、安全合规要求等较高,拿下海外市场也可侧面彰显电池企业的技术实力。

  另外,总的来看,美国是确定的大储市场。从电芯角度切入美国大储市场,能实现本地化生产的电池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主动权;然而,在全球经济博弈下,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建厂阻力较大,切入美系储能系统集成商供应链亦是不错的选择。

  据财联社不完全整理,出口海外的储能电芯A股上市企业主要为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还包括自研电芯配套户储终端产品的企业,如、等。而另一边,储能电池出海的风吹向了大储,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瑞浦兰钧、远景动力、海辰储能、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获海外储能集成商大单,单笔最大订单已达10GWh。A股上市公司具体业务如下:

  然而,出海路上也不乏“荆棘”。业内的人表示,其一,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不同、法律不一样,更重要的是电网标准不一致,终端消费习惯差异大。储能企业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本地化产品,从而才能在海外成功站稳脚跟,从做大走向做久。其二,建立稳定的海外分销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海外用户的画像、协同通信匹配、深度绑定海外渠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三,储能出海有必要进行一系列认证,包括北美UL认证体系、欧洲CE认证体系等,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要酌情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