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商城

锂电池产品

中国企业网:“凯山”往事镌铁骨 从“新”出发奏凯歌

时间: 2024-01-19 09:44:35 |   作者: 锂电池产品

  • 产品特点

  在黔北高原,有一个特殊的代号叫“凯山”——凯歌高奏、使命如山,地图上却从未标注;在大山深处,有一群特殊的人叫“三献人”——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也很少被人提及。

  50多年来,从“〇六一基地”到“航天十院”,从“贵州航天”到“航天江南”,这家穿越历史苦难与辉煌的军工企业,先后承担了多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研发的武器装备多次参加军事演习和重大阅兵。“神舟”飞天、舱外“行走”、太空之“吻”、“嫦娥”奔月、蟾宫“漫步”等航天任务亦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时岁易逝,寒暑相推。如今航天江南集团充分的发挥航天军工技术优势,从新出发做强做优民用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构建出“一园两区三地多点”格局,朝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航天技术公司集团迈进。

  1965的早春,黔北高原上春寒料峭。由237人组成的24支踏勘选点小组,41天翻山越岭风雨跋涉10个县、市,将三线建设的旗帜插在了贵州省遵义地区绥阳县牛心山公社一个名为萝卜窝的地方。按照当时“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原则,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三线军工队伍在此扎下营盘,将自己下半生与航天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旁边的环境异常严峻。当时,中国工业、铁路等过于集中在沿海城市,若发生战争,工业体系将陷入瘫痪状态。为此,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体系和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在短短十几年间,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中西部地区,〇六一基地(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便是其中之一。

  1965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工程的〇六一工程,已有1万7千多名职工汇聚在此,和当地支援的几万民工一起轰轰烈烈地进行“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车,平整场地)。仅这一年,工程完工面积就达15万平方米,完成安装工作量3200余万(缺单位)。为在国际形势严峻下艰难起步的〇六一工程,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0月,〇六一基地从“南宫山”到“舟水桥”的铁路专线建设现场,绵延八里的战线上,数千工人挖土打夯、开石挑担,劳动号子此起彼伏。

  1971年5月,一辆从北京南下的绿皮列车中,一名戴宽边眼镜、脸色沉静的年轻人倚窗而坐。他就是中国地空导弹研制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徐”之一的徐易。这一年徐易35岁,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接到奔赴〇六一基地的调令后,毅然前往。从此,和千万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一样,他的下半生就在这偏远的西南。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多年以后,已成长为〇六一基地科技委主任,担任过两个型号总设计师的徐易,虽已满头白发,眼神却依旧睿智而坚定:我没后悔过!

  “当年,我国导弹控制管理系统专家赵玉才夫妇也来到了这里,夫妻俩都是科研骨干,工作很忙。一次,他们急于研究没有按时回家,幼小的女儿到处找妈妈,不幸掉进了洛江河,失去了幼小的生命。”航天江南第十总体设计部党委书记周登梧说。赵玉才夫妇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下,强忍悲痛,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第一代三线建设者侯凤才在回忆录中描述:虽然就要离开繁华城市,离开亲人、离开家了,可大家还是争先恐后报名。每个内迁的同志都下定决心,一定做到“脚踏红军长征路,誓做革命后来人”。

  “凯山”铁骨,让红旗猎猎生风。这群“不回家”的人,在崇山峻岭间“筑航天城,铸镇国剑”。

  1970年冬,黔北大山深处生产的首批导弹完成总装,标志〇六一基地建设后批生产能力形成;1977年7月,大漠里航天产品靶试成功,标志着千里之外的黔北深山里包含33个建制单位“又生产又科研、以生产为主”的综合基地“〇六一”全面建成;1979年冬,国家相关部门下文同意立项研制某型导弹,整个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生产由〇六一基地承担,〇六一基地创造了我国地空导弹靶试史上“制导精度第一,产品可靠性第一,第一次射击带干扰靶机并一发命中”的三个第一,摘取了我国地空导弹设计定型一次性达到和超过可靠性指标的优良成绩。

  静秘的山洞、矗立的厂房、斑驳的机器、发黄的信笺……国营三五三一厂原厂址,〇六一基地旧址在诉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翻开了改革开放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〇六一基地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随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军工企业普遍面临转产民品的现实。体制机制、产品结构、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遗留问题、冗员负担、社会职能等主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计划经济年代曾令人艳羡的“三线”企业普遍陷入亏损,迎来了严峻的生死考验。

  〇六一基地也正经历着一段“生死抉择”:债台高筑、车间停产、收入减少、职工下岗、人才流失……“〇六一的广大干部职员发扬‘航天立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开始了转产民品、以民养军的曲折探索,在困难面前果敢勇毅‘第二次创业’。”航天江南党委工作部部长邹振宇感触到。

  1983的黔北初冬,大山深处的风华厂会议室里,此刻却炸开了锅。来自各个口的负责人正激烈争论着“冰箱能否上马”的重大议题。“我们是型号总装厂,这样是不是不务正业?”“从来没接触过,技术和经验都欠缺,能干好吗?”

  “还是稳着点,再看看,不要急于求成!”你一言、我一语,道出心中的疑虑。“干!出了问题,我负责!”刚上任6个月的厂长吴民展一拍桌子,声音不大却很坚定,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同样翻江倒海:这毕竟不是小事,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后,一台台冰箱在生产线万台电冰箱,年度产量创历史之最,出售的收益达2亿元,占贵州省工业总产值近1%。

  (1990年贵州工业总产值为218亿元,风华冰箱厂曾经开展“大干40天,确保两个亿”的劳动竞赛。)

  在口碑和效益的双赢中,航天江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1989年,日本丰田公司代表团考察〇六一基地;1992年,贵州航天汽车制造厂列为贵州省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1997年,风华冰箱厂与青岛海尔集团联合……

  贵州航天人从经营机制到市场开发,从“找米下锅”到“转轨变型”,完成了华丽转身。作为〇六一基地最具代表性的两款民品,风华冰箱和航天汽车一度成为抢手的热销货,那排队等着提冰箱的热闹场景,至今仍留在年纪稍长人们的记忆里。

  据了解,十多年时间里,〇六一基地在圆满完成航天型号任务的同时,承担了中国科学院重离子回旋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国家重大装备项目核心部件攻关,先后开发录像机、传动器、挖壕机、汽油机、拉丝机、井深仪、加速器、计算机、切割机等民品300多项,其中15项填补国内空白,50余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近4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令人赞叹的创造热情和无畏勇气。

  进入新世纪,〇六一人不破不立!通过实施企业破产和“九五”调整改造,扭转基地连续多年亏损局面,形成新的研发生产能力,“一园三地多点”格局初步形成。2012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大关。2015年,原〇六一基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2019年9月,工商注册为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后,以航天江南为主履行企业职责。“十三五”开局至今,航天江南把战略引领放在事关前途命运的突出位置,不断丰富完善战略后方基地的战略定位,“一个目标四步走”蓝图渐次展开。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当有航天江南配套的武器装备驶过接受全国人民检阅时,航天江南人感到了由衷的自豪。”航天江南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李德文对记者说。

  “那个特别困难时期,我们跨越了一关。”航天江南科技委副主任魏俊华表示,其背后记录着航天江南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足迹,也是航天江南人励志图强、砥砺奋进的最好证明。“家国情怀,国之大者。回首那段艰难岁月,最要感谢的是那些胸怀使命、勇于担当、从始至终坚持的人们。”

  航天江南所属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原梅岭化工厂),1965年由北京原七机部707所电源研究室和上海机电二局长宁蓄电池厂合并组建,成为中国第一批实行厂所合并的军工企业,也是第一批获得国家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之一。其研制生产的配套电源在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长征一号火箭上使用。

  “从为我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导弹及‘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研制生产配套电源开始,56年来,公司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和改革开放春风,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研究、设计、试制与批生产为一体的国有企业。为我国‘海、陆、空、天、电’等领域的200多种装备型号研制、生产了1500多种配套电源产品。”晒出企业丰硕的成绩单,航天江南科技委副主任、梅岭电源原董事长魏俊华如数家珍。

  在航天江南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厂区内,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格外醒目。“从‘长征’系列火箭到‘神舟’系列飞船,从‘嫦娥’探月工程到‘胖五’归来,每一次中国航天的喝彩,不能离开梅岭电源,这些航天飞行器的‘心脏’均出自梅岭人之手。”魏俊华介绍,该实验室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将对梅岭的研发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军民合作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持。

  据了解,梅岭电源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科技部2015年批复建设的,以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重大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重点装备需求未来发展需求导向,开展高比特性特种化学电源技术探讨研究、特种化学电源长寿命快速激活技术探讨研究和新型高性能化学电源技术基础研究的创新研发机构。目前,该实验室拥有三个化学电源专业研究室、例行试验室、理化分析室和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室。实验室拥有全国最大的锌氧化银电池和热电池生产线,核心产品在航天型号应用率超过80%。

  “实验室瞄准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高质量推动三个研究方向的技术创新攻关,解决了锌银蓄电池维护性问题,电池湿荷电寿命达到450天,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水平,有力地支撑了宇航员出舱、嫦娥五号探测器等航天重大工程的实施。”魏俊华表示,梅岭电源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完整的国防航天领域化学电源技术探讨研究、试验验证、产品检验测试、应用研究与工程化能力。

  半世纪奋进历程,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信息经济时代,航天江南不敢懈怠,也未曾懈怠。军民一体深度推进、解放思想永不停歇,“三线精神、一线理念”引领转变,向更高峰出发。

...。


上一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下一篇:紧盯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两个关键

相关产品

  • 掉电快、不耐用、容易坏?2021十大电动车电池品牌TOP排行榜!
    掉电快、不耐用、容易坏?2021十大电动车电池品牌TOP排行榜!
    查看详情
  • 硬核!中国长城将成特种锂电池供货商为新基建供给新动力支撑
    硬核!中国长城将成特种锂电池供货商为新基建供给新动力支撑
    查看详情
  • 电动车换电池不踩雷国内锂电池品牌推荐榜!
    电动车换电池不踩雷国内锂电池品牌推荐榜!
    查看详情
  • 蒲迅电池超市火热来袭消费者选购锂电池更有保障!
    蒲迅电池超市火热来袭消费者选购锂电池更有保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