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品
校长王树新:西部高水平大学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路径
时间: 2025-01-04 17:17:58 | 作者: 锂电池产品
- 产品特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要求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习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西部高校作为扎根西部、支撑西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必然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主动担当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24年第19期推出“高校服务西部大开发的使命担当”专题研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围绕高校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路径撰文研讨,为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贡献高校力量。
摘要作为西部高等教育体系的“塔尖”,西部高水平大学要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发挥“国家队”作用,通过构建世界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向西开放”、强化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支点作用等,全面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2024年4月,习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西部大开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和使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西部高等教育需要同规划、同部署、同开发;作为西部高等教育体系的“塔尖”,西部高水平大学应当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大势,肩扛使命,挺膺担当,服务和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袤,涵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1.5%。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先后30多次深入西部考察调研,足迹遍布西部12个省区市。2023年7月和12月,习分别在四川、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战略腹地。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2024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予以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习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部地区建设“战略腹地”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实施20多年来,特别是《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基于新时代西部地区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龙头是高等教育。这个龙头的高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要支撑起高昂的龙头,需要各区域高等教育都实现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各类高校数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7.13%,有“双一流”高校28所,约占全国总数的20%。发展好西部高等教育,不仅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全面发挥龙头作用的现实要求,更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支撑新时代西部地区建设“战略腹地”的迫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强国强不强,关键看西部怎么样”。
截至2024年6月20日,西部地区有普通高校778所,其中本科院校324所,占比41.65%,已形成以“双一流”高校为“塔尖”、普通本科院校为“塔身”、专科院校为“塔基”的金字塔高等教育体系。以28所“双一流”高校为代表的西部高水平大学,是西部高等教育的领头羊、排头兵,要将心怀“国之大者”,将增强“国家队”意识、勇担“国家队”使命、发挥“国家队”作用,作为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指导思路。
西部高水平大学是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的高等教育“战略支点”,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在“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新时代,作为支撑和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内在力量和内部力量,西部高水平大学应当进一步增强“国家队”意识,深入思考“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课题,深入思考“西部大开发,高水平大学何为”的现实命题,让办学方向、办学目标与西部地区新格局形成方向和要求同频共振,将办学力量、办学资源聚焦于党中央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上来,使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有力服务于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火热实践,做到“党中央有部署、西部有需求、高校显担当”。
习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六个坚持”,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六个坚持”即: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部高水平大学要深入理解“六个坚持”的主旨要义,系统把握其核心要求,研究解决深度融入和服务“六个坚持”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勇担“国家队”使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努力产出并转化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支撑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服务西部乡村振兴;全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西部地区大开放,并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习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迫切要求西部高等教育形成新格局。西部高水平大学要积极发挥作为西部高等教育领头羊、排头兵的“国家队”作用,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大教育观”“大科学观”“大人才观”,紧紧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总体部署,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口,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体系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现代大学治理变革,奋勇开拓探索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校有组织科研创新变革之路,深化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着力把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决破除一切制约学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西部高等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近年来,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西部高水平大学围绕融入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学校和西部实际,积极探索实践路径,全面提升在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度、贡献度和显示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人才必先行。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西部高水平大学是西部大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和输出的重要阵地,为此,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服务西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一牛鼻子,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着力构建世界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更好地造就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新人,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近年来,重庆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建设形成世界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作为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从专业、课程、教材、平台、团队、招生等方面综合发力、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系统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专业教育,跨界实践”“知行交替,循环递进”“理工交叉,本研贯通”“学科交叉,项目驱动”四种新工科教育培养模式;打造医工融合产学研平台和高水平医学教育基地,助推重庆金凤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数学、物理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强基计划,曙光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快培养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获批10所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之一,等等。每年约有40%的本科生、50%的硕士生和50%的博士生留在川渝就业创业,为西部地区,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习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离不开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新时代西部地区战略腹地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方面。西部高水平大学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方队,是西部科技创新的“重镇”和主力军,为此,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的作用,深化拓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能干国家战略层面的事情”“有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解决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西部地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年来,重庆大学突出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高质量优化重组高端装备机械传动、输变电装备技术、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等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共建高端装备铸造技术、特种化学电源等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空间电能变换与无线传输”教育部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牵头培育建设的“超瞬态实验装置”成功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备选项目等,加快构筑高能级战略科技力量,助力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实施“头部企业”工程,与国家电网、中国商飞等央企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标准布局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重庆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等,打造规模化、集成化、综合化的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和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综合示范区。坚持“四个面向”,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上下大力气,产出了线面对构齿轮,不停电智能融冰装置,智能建造技术和风敏感结构抗风防灾技术,面向全覆盖式的桥梁移动快速感知技术,滑坡早期识别与中长期监测系列设备,适宜冬夏宽温域变化下压比适应、变容调节的高效空气源热泵技术,冷暖分送、智慧感应的系列舒适送风技术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成果的根本价值在于实践应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是科研创新的关键环节和必然要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习强调,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是西部高水平大学服务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抓手和重要体现,也是西部高水平大学深度融入和服务“六个坚持”、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一道必答题。重庆大学秉持“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紧扣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西部和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需求,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科研全链条组织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超前布局重庆大学智谷校区建设,共同推进首创式、差别化、系统性改革,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人才培养专区、高效益转孵化联合体,高标准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近年来,学校推行“一地一院一产业”合作模式,先后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建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锂电及新材料研究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院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平台,支撑先进制造、储能技术、能源装备、新材料、智慧城市和医疗健康等产业升级,形成了较好的产业聚集效应,有效推进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外部形势等因素,长期处于对外开放的“末梢”。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西部地区已从对外开放的“后卫”变成了“前锋”,西部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大学肩负着促进“民心相通”、开展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等时代任务,为此必然要求发挥区位优势拓展“向西开放”,构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大开放大开发新格局,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整体格局。比如,重庆大学充分发挥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作用,牵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大学科技合作联盟等,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共同推进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
全面振兴西部高等教育,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赋予西部高校的神圣使命。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战略实施前后已20余年,但仍“振而未兴”“振而待兴”。作为西部高校的“标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点,西部高水平大学应当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贯通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中逻辑以及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大逻辑,立足西部、扎根西部、服务西部,积极探索构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新范式,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西部道路,推动形成同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格局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辐射带动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办人民满意的西部高等教育,以高等教育之强夯实西部大开发之基,有效赋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重庆大学积极深化拓展西部地区校际合作,依托牵头发起成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学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重庆市大学联盟等,强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优势互补,携手有关高校共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任重道远,西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大学要提高站位定位,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有效利用西部地区广阔充分的战略空间,聚焦战略必争、战略必胜和战略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发扬“钉钉子精神”,奋力谱写西部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新篇章,服务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纵深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紧盯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两个关键
下一篇:科华数据:公司依托老练的电力电子技术在光储赛道上继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