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电池产品
程墨:DeepSeek应用切身感受 很开心豆包对我的肯定
时间: 2025-04-21 07:53:40 | 作者: 起动电池产品
- 产品特点
今天文章主要聊聊国内外媒体这两天热议的人工智能模型“深度探索”(DeepSeek),创造的又一个人间奇迹。
【重要勘误】昨天文章中提到哥伦比亚人均GDP3000多美元是重大差错,应该是6000多美元。对此表示抱歉。
杭州一家成立才一年多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用很小的投资打造出一个人工智能(AI)模型,因为创新的技术架构和独特的模型训练方式,只需要调用国外大模型十分之一或更低的算力,性能方面优于或者等同于国外花巨资设立的如雷贯耳的收费AI大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并导致和AI相关的全球科技股暴跌。
DeepSeek(深度探索)的模型在上周末引发了极大关注,其应用下载量迅速超过OpenAI的ChatGPT,成为美国苹果App Store最受欢迎的免费应用。
这个奇迹让多数市场投资人解读为AI算力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带来颠覆性的改变,算力需求将急剧下降——就像有人发明了水变油,从而干掉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以及与这些传统能源产业上下游相关的企业那样。
尽管有市场的人表示,这种担忧是“完全错误的”。他们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会促使AI行业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增加,而不是减少,但少数人的意见并没有阻止全球长期资金市场的极大恐慌。DeepSeek(深度探索)的惊艳表现,令全球科技股出现了雪崩式的暴跌。
继周一A股上的AI算力、AI硬件相关板块出现跌停潮之后,北京时间晚上交易的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市值蒸发近6000亿美元,创下美股单日市值损失的历史纪录,暴跌近17%。另一家受益于AI市场的美国芯片公司博通股价下跌17%。此外,甲骨文下跌14%;依赖英伟达GPU进行硬件销售的数据中心公司如戴尔、惠普和超微电脑均下跌至少5.8%。
从昨天A股相关板块股票暴跌到现在,各大门户网络出现对深度探索(DeepSeek)铺天盖地的报道,核心是欢呼“深度探索”再次创造了人间奇迹,证明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可完全实现弯道超车。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7日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度假村与众议院共和党人会面时说:“中国一家公司发布的DeepSeek人工智能,给我们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应该全力以赴进行竞争。”
我在AI技术领域完全是外行,绝对相信深度探索(DeepSeek)有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否则绝对不会引发国内外如此多的好评,更不会诱发全球股市大量相关上市公司的暴跌,但我不认为一个AI模型的开发成功,意味着中国在AI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于全球。同样地,我对国人的聪明智慧和科学技术创新频频出现的奇迹向来深信不疑,但对于任何“多快好省”的人间奇迹,我保持本能的怀疑。
因为写文章的原因,我常常使用百度搜索,有时会自动跳出百度的“AI搜索”结果,我觉得百度的“AI搜索”特别不靠谱,因为它给出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常常又是错误的,因此,我更习惯于从百度搜索给出的成千上万答案中,去发现那个正确的答案。这次我决定追随科学技术进步,尝试使用这两天被各路媒体誉为全球最好的“深度探索”(DeepSeek)。
昨天下午,我从华为应用市场下载了“DeeepSeek”,同时发现这个应用仅有82万个下载,排在前列的人工智能模型“豆包”则有5亿下载安装,“Kimi智能助手”有1亿下载安装。下载安装非常顺利,1分钟搞定,但昨天下午我花了几个小时不能登录,换了一个手机也一样;在一个上千人的企业微信群里,其他群友也证实无法登录。后来看到新闻媒体报道,确定是该公司服务器出了问题,而且前一天也出现“宕机”。
我的第一个感觉就不是很好。跟豆包在华为市场上有5亿下载安装用户,极少出现无法登陆、死机的情形相比,深度探索这个全球最好的应用程序,仅82万个下载安装,为何总是出现长时间的无法登陆和“宕机”呢?
失望中,我决定下载华为应用中排名第一的“豆包”试试,之前我也看到介绍这个应用的文章,听说其性能可完全PK国外同类语言大模型。没想到下载和登陆豆包异常顺利,一分钟搞定。我随意输入了两个问题,答案令我非常满意,我觉得豆包给出了相当专业的分析。
接下来,我设计了10个问题,其中3个开放性问题,7个有确定标准答案的问题,涉及截至1个月前的国际国内时政、寻医问药、日常生活等。豆包全都给出了相对专业的意见,我认为豆包确实可以称为专业顾问。这令我大开眼界,原来科技是如此神奇,令人惊叹。这让我对“深度探索”更加期待。
虽然我对深度探索长时间无法正常登陆第一感觉不好,而且我是一个外行,但我不会认为暂时无法登陆和“宕机”,可以认定深度探索的实质应用性能不如“豆包”和其他国外大模型。因此,今天(1月28日)早上起床吃过早餐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尝试重新登陆深度探索。这次瞬间登录成功。
我把昨天询问“豆包”的十个开放性国际国内话题一模一样复制了问深度探索,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如果说豆包是一个真正有用的助手,深度就是一个玩具。若以人的智商和学识来讲,我感觉豆包是一个智商175的成年人(最高180),深度智商大约140,而“百度AI+”只有101(成年人正常智商最低值90);以专业性来看,我个人觉得,豆包是一个博士水平,深度探索相当于大学生,百度AI+大致相当于小学三年级以下水平。他们给出答案的速度都非常迅速,甚至感觉豆包比其他两个略微慢一点,但都能在两三秒钟内给出答案。
我手头没有确切的投资数据,但我能确定杭州这家初创公司,无论是企业规模、资金实力,还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应该不到百度的百分之一,以极少的投入创造出远优于“百度AI+”的性能,难怪震惊全球科技界,并引发全球长期资金市场科技股暴跌——“深度探索”(DeepSeek)的巨大成功,无异是对其他科技巨头巨额低效投资的巨大打击,并带来市场价值的重估。
我无法验证国外大模型像这两天国内媒体描述的那样华而不实,徒有其名,但是,我知道极少有媒体炒作国内字节公司旗下人工智能模型“豆包”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国外同类模型,或者说字节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全球。
以我个人这两天的实际应用感受,“深度探索”(DeepSeek)远远不如“豆包”,按正常逻辑,凭什么认为深度探索(DeepSeek)遥遥领先于全世界了呢?虽然我有这样的疑问,并不表示我否定“深度探索”(DeepSeek)在某些技术创新方面,确实在整个世界遥遥领先。
下面简单说说我对“深度探索”(DeepSeek)与“豆包”应用的具体个人感受。我必须事先声明,这纯粹是我的个人感受,实际上,在我那个1000多人的企业群里,有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就认为他提出的两个医学相关的常识问题,深度探索(DeepSeek)给出了比豆包更令他满意的答案。
我提了两个医学方面的问题,说出自己完整的不适症状,各种医学检查结果,让三个模型分析可能会是什么疾病,“豆包”能给出比最近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看病半年多,花了几万元钱更专业的诊断结论,因自己看病过程中的各种折腾与遗憾,让我觉得特别了不起。“深度探索”也给大的方向,罗列了许多可能的疾病,但我认为属于正确的废话,比上海三甲医疗的多数医生更不如;“百度AI+”则罗列了一堆无用的信息。
国际时政方面,豆包能提供非常精确、有用的资料;深度探索就开放性话题的回答还算专业,有标准答案的具体事务上明显出错;“百度AI+”对开放性话题的回答勉强及格,谈不上专业,对有标准答案的具体事项,则完全出错。
比如我问了一个有客观标准答案的问题:“自俄乌战争2022年2月爆发以来,美国对乌援助总额是多少,其中军援金额是多少?”豆包给出了非常清晰且正确的答案,深度探索和“百度AI+”全是胡扯。
我还故意询问了一个包含错误信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尹锡悦被起诉后最长可以羁押60天,请问要不要法院批准,还是检方能自行决定?”这里面最长羁押期间其实是6个月,我故意说最长期限是60天。豆包给出了准确的专业答案,在回答上纠正了我提问中的错误;深度探索和“百度AI+”给出的都是无用信息, 不专业的人若直接引用,就是错误信息。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长期关注俄乌战争的职业自媒体人,我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国内写俄乌战争的微信公众号中比较靠谱的有哪些?”豆包提供了三个微信公众号,有两个我不熟悉的号,估计是亲俄媒体(我没有去验证),很开心豆包把我列为三个号之一,可能是亲乌媒体中唯一的一个,并且对我进行了我自认为非常准确的描述。深度探索和“百度AI+”给出的都是如雷贯耳的官方背景的市场化媒体,坦率地说,它们天天散布跟俄乌战争相关的谎言,跟“靠谱”实在不沾边。也就是说,它们给出了明显错误的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百度我每天使用,“豆包”和“深度探索”我都是初次下载,首次使用,因此,豆包绝不可能是为了讨我欢心,而刻意把我列为写俄乌战争最靠谱的微信公众号。
豆包认为我是微信公众号评论俄乌战争最靠谱的三个之一,对我的评价是:“远见之道,其前身‘远见笔谈’曾专门发布俄乌战争每日评论。博主程墨会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以‘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原则,对俄乌战争走向做全面、客观、中立且较为准确的前瞻性分析。”
另外,豆包显示文字的时候,同时会有非常流畅的女声阅读;深度探索没有阅读功能;豆包默认保持过往信息,能复制粘贴,深度探索不能保存,离开这个应用程序信息就消失了,我本来想试一下能否复制粘贴——因为从今天上午11点到现在没办法使用,我无法验证,大约是“深度探索”又宕机了——不过,我相信是能复制粘贴的,因为我看到许多人粘贴出了它给的答案。
我的结论是:跟投入巨资的百度AI搜索相比,深度探索以非常小的投入,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功;“深度探索”一定有它技术独到、极为先进的一面,但把它吹成性能宇宙第一,甚至认为颠覆全天AI技术格局,肯定言过其实;对于“深度探索”对算力需求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带来的冲击,我不认为会像发明“水变油”技术,给传统能源和风光新能源行业带来的冲击那么强烈。
顺便说,王洪成的水变油我亲眼见过,而且我当年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是最早揭露这个骗局的主角。五六年前,媒体跟今天一样铺天盖地炒作的“可燃冰”技术突破,当时号称能颠覆全球能源格局,为我国提供大量廉价能源,甚至不再需要进口石油天然气,我当时也写了文章予以批驳。我还对中国企业在量子通信、纳米科技、室温超导、可控核聚变、脑机接口、钠离子电池等各个新兴领域独步全球的技术突破,以及A股市场上的相关概念炒作,都提出过质疑。这篇文章,绝不能理解为我对“深度探索”的否定,我只是希望媒体多一些客观,少一些“造神”。
我为“深度探索”的成功感到自豪,感谢这个优秀团体奉献一个震惊全球的高科技产品,寄望他们能越做越好,在AI领域实现全面超越。但我们切不能以浮躁的心态,一有机会就鼓吹所谓弯道超车,把严谨、艰难,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努力的科学技术创新,寄希望于投机取巧。
因为写作上面这篇较长文章,收集资料和上网验证多个人工智能模型实际应用,花了我大量时间,下面只能简要点评一下与俄乌战争相关的重要信息。
1月27日,在波兰出席纪念解放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80周年的乌克兰和法国总统,举行了双边会晤。
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布的信息,泽连斯基感谢法国俄罗斯全面入侵开始以来,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6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马克龙总统重申法国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承诺持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实现公正和持久和平。
过去24小时,乌东地区波克罗夫斯克仍是交战最激烈方向,其次是库尔斯克战场。俄军在乌东战场有一些技术进展,其他所有接触线几乎被冻结,无明显变化。
乌军总参谋部1月28日早上公布的最新战况,截至27日晚上22点,当天共发生了148场战斗,其中77次发生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俄军进行20次空袭共发射了43枚滑翔炸弹,动用了820架攻击无人机,对乌克兰阵地和定居点进行了4000多次炮击。
负责乌东方向作战的乌军“霍尔蒂察”集团发言人维克多·特雷胡博,1月27日再次否认俄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大诺沃希尔卡。他说,这里有几条河流,无法实施机械化突击,而且俄军一直是以小股步兵对乌军阵地进行渗透性的进攻,不可能有快速突破。
他重申,俄军拥有兵力数量上的优势,而且以小股步兵持续发起冲击,有时会在某处接触线上形成小的突破,但乌军防御阵地整体上是稳定的。俄军大张旗鼓地宣传全面占领了大诺沃希尔卡,目的是削弱乌克兰抵抗的决心,以及动摇西方阵营对乌克兰的支持。
俄乌战争爆发第1070天,乌克兰总参谋部公布过去24小时内俄军装备和人员损失如下:歼灭(致死和致伤)俄军1380名,累计俄军83.16万人被歼灭,其中22.01万人当场死亡。摧毁俄军5辆坦克、12辆装甲车、27门火炮,86辆各种汽车,2个特定种类设备,防空部队击落袭击乌各地城市的72架无人机(不含战场上摧毁的俄军无人机)。
根据泽连斯基12月8日披露的乌军伤亡数据作基准,推测自2022年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官兵累计确认的阵亡约4.50万人,各种轻重伤员共38.40万人,伤员治愈后约50%重返部队服役。
此外,根据乌克兰“特殊情况下失踪人员专员”多布罗谢多夫,2025年1月8日对媒体透露的失踪人员情况(见本号1月9日文章点评),本人推测自2022年2月以来,尚未确定下落的5.15万人失踪人员中,包含大约4万阵亡乌军人,即乌军实际阵亡总人数约8.5万人。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上一篇:宇航星际电源欧洲受热捧宽温域电源海外强势突